走出乡村的人们

Posted by 钰博 on August 18, 2016

读《乡土中国》的缘由,是在进行自我分析时,遇到了“童年成长环境如何影响自己性格”这个命题,便想着需要先了解下从社会学角度看下自己童年所处的乡村社会环境。

《乡土中国》中所描述和分析的乡村,主要是费孝通所观察到乡村,勾勒出的,是一个相对静态、缓慢变化发展、又有点无为而治而成的乡村社会模型。读完后,觉着费孝通不免对乡土社会抱有感情。虽然后记中费孝通也强调这是调查与讲课笔记,然而仍然让我感觉到了他对乡村的美化,不仅一方面因为乡村中各人及家庭并没有根本上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仅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因愚昧与落后,乡村更像是丛林,弱肉强食是这里的生存之道,遵守道德被讥笑为迂腐。虽然对村落生活的直观感受是安逸,但在社会方面,乡村是遵从的有底线的丛林法则,底线则是不犯杀人放火的大罪。庆幸的是,在父母撑起的天空下,我受到这丛林的影响小了很多,但也仍然从父母那里得到关于这丛林这样那样的信息,与自己在乡村直接的经历与感受,构成了我对乡村社会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其中“地缘与血缘”这一章节。从这一章节看到,以土地做为几乎唯一的生产资料,以血缘为主要社会关系,这两样几乎是乡村社会的骨骼与精髓了!由土地单一生产资料和落后的劳动工具,决定了乡村社会对于土地的重视和围绕着土地而产生的生产关系,又由生产关系而决定的土地性格,而这性格有着天然的缺陷:比如较少流动而产生的视野狭窄,过于重视土地而导致的勇猛的缺失,满足于粮食的丰收而产生的小富即满。而血缘关系与地缘的结合,基本给处于乡村的人定下了基调:讲人情重关系而轻规则,见识少而产生愚昧,物质资料不足而着眼于争夺小利以至于心胸狭隘,从这一角度看,几乎可以完美解释乡村中“有底线的丛林法则”出现的原因了。

而这些先天性的缺点,却深深烙在农村出身后进入城市的人身上,让他们在脱离了农耕文明的乡土熟人社会进入商业文明的现代陌生人社会中时,面临各种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失去了本可以获取的机会。“凤凰男”即是典型例子,身是城市人,思想却还是小农思想。因为商业文明是陌生人社会,它所遵从的是“天空法则”,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有能力,资源总是充足的,舞台总是够大的。乡村社会“有底线的丛林法则”所容易形成的性格,或者称为“小农思想”与商业文明却是格格不入的。在陌生人社会中,没有奋勇精进的态度,不会走太远;没有广阔的视野,难以飞得更高;没有契约精神,不会做大;而这些都是隐性的性格天花板,需要乡村中走出的人克服的。而中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化率从2001年39.09%到2015年的54.77%,也就意味着14年间约有近两亿人次从农村进入到城市;而更甚的是,在2050年前,中国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以上。我觉着,这也就是说,会有相当相当基数的一部分人,需要面临从农村到城市转变过程中,如何去除乡村所形成的天然的性格上的缺点这一问题。

而我只是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我个人身上出现,至于在社会层面,它到底是不是个“问题”、需不需要解决、如何解决,还是等专家们来研究吧。而认为这个问题是个问题的并且同样从村里走出来的同学,如果你也在自我成长,我这里分享下我正在探索的一个可能会解决的方向:分析与反省。即对自己的过去在成长经历、家庭、村落、社会关系等等不同维度上分析与反思,综合对现代社会、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与判断,分析总结自己的缺点与优势。这个方法还是仅供参考,如果你也在不断的自我成长这条路上,欢迎留言交流~

当然,我的担心也非常有可能有些多余,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也提出了一个文化的教化作用。即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中的人具有教化作用,弱势文化中人会自动或者被动适应强势文化的规则与习俗。而很明显的是,现在的商业文明相对于农耕文明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与要求。另一方面,乡村文明给从中走出的人,也有性格上的相对优势,比如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等等。所以,从乡村文明进入到城市文明中,进城人身上必然有这两种文明的冲突,而冲突即意味着有进化为更适合的形态的可能。所以,“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