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的故事

依恋风格:影响你一生幸福的情感模式

Posted by 钰博 on January 4, 2020

一、缘起

故事要从大宋神宗四年说起,那时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偶尔有北方蛮族骚扰边境,大宋上层认为并无大患。

孤儿杨过被郭靖夫妇抚养,先在桃花岛读完高中,18岁时被郭伯父推荐入读全真大学。偶遇隔壁古墓研究院院花小龙女之后,双方相互欣赏,又相互试探,一言不合,吵架冷战叠出,一直确定不了恋爱关系。

屋漏偏逢连夜雨。听同学们八卦说有个叫赵志敬的学长放狠话,一定要追到小龙女。虽然大家都不看好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戏份大家也都愿意看。据说他早起送牛奶晚上送鲜花。小龙女虽然对他没什么兴趣,一如对待过往追求者那样,高冷的拒绝了,还暗示杨过自己只喜欢他,可杨过心里却万般不是滋味。杨过从小孤儿,和郭伯父伯母更多是敬重。他自己又爱特立独行,又羞于口,难启齿。

在追求小龙女之前,帅气有才的杨过也有数段暧昧,可是不知为什么,最后总是走不到一起,杨过深感请路坎坷。

自小是孤儿的杨过早早想过,生而为人,不过百年。如果没有意外,这太平盛世里,自己会是老死。战死沙场扬名万世和自己是没缘了。所以一定要幸福的过完这一辈子。当然,当时的杨过并不知道十年后自己会是个叱咤风云的学术大牛。如何能幸福呢?杨过的答案是与人建立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以当时杨过的见识与功力,他当然不是通过想得到这个答案,好在他聪明好学,他详细看了西域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和教授Robert Waldinger做研究,这个研究历经四代研究者数十年时间,得出结论:

影响人幸福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或者说这是杨过借过来的答案。杨过很认同。

恋爱当然是亲密关系重要的一环,但总是失败的恋爱让追求幸福的杨过感到深深的烦恼。杨过反省是不是自己恋爱方法有问题,他仔细回想,每次恋爱,到了一定程度,要你侬我侬情意绵绵的时候,杨过的感情就好像撞到到了层钢化玻璃罩,再也不能前进半步。随后两人感情逐渐退火,最终不了了之。每次都是这样,为什么呢?怎么解决呢?没有头绪,心烦意燥的时候,杨过便去全真大学图书馆静静。

全真大学作为当时顶尖大学之一,鼓励学生发奋学习,图书馆二十四小时开放,如果学生通宵在那里学习,学校还提供帐篷和早晚餐。所以全真大学学习氛围浓厚,人才辈出,最近风头正劲的明星天团”全真七子”之前全是全真大学学生。

二、转机

到了图书馆,杨过依旧心情烦躁,随手乱翻,满眼全是字,每个字都跳舞。一个也看不进去。看到书架最底层一本没了封面的书,杨过好奇心陡起,拿来翻开,是西域大神戴维·迈尔斯穷其数十年功力所著大作,<社会心理学>。 杨过心机一动,找到亲密关系这章,快速浏览,果然发现一个新名词:依恋风格。依恋风格自幼形成,能预测到14岁行为,婚恋行为,甚至暮年行为,影响人一生。

这就像黑夜里忽然放了个烟花,杨过立马把图书馆里所有相关资料、书籍、论文都找了出来,梳理一遍:

1950年 John 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

1965年,经学生Mary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实验”证实了儿童依恋存在三种分型;

1986 Mary Main 发现d类型依恋风格

1987年 Hazan和Shaver提出成人依恋风格四类型;再由Mary Main将依恋类型从行为扩展到心理状态、从婴儿扩展到成人,并实证了“内部工作模式”;

1991年,Peter Fonagy的心智化和觉察技术,说明了依恋理论在治疗中的实际运用。

按图索骥,杨过先查了依恋风格提出者 John Bowlby (1907—1990) ,英国心理学家,杰出的儿童精神病学家,荣获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他将心理分析、认知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统合在一起,纠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童年经历的过分强调和对真正创伤的忽视。在儿童发展和依恋理论最为知名。2002年的一份心理学家调查问卷显示,他是20世纪引用排名49的心理学家。他是最早确切提出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的人之一,后人依恋问题研究受其影响深远。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不知不觉已到午夜,杨过困得打了个盹,做梦他和小龙女和好了,一起逛街,可是杨过想牵她手时,怎么都牵不到,杨过一着急,醒了。一看表,凌晨四点了。杨过去卫生间洗了把脸,接着看,他好奇Bowlby怎么发现依恋关系的。

John Bowlby在剑桥大学时开始对自然科学/医学/心理学感兴趣。John Bowlby 发现,依恋是人类漫长的进化结果,已经集成到大脑中,成为人的本能。只要给儿童喂饱穿暖就可以健康长大么?不是的,没有亲密关系的儿童,依旧无法在社会中存活。狼孩便是确例。父母特别是母亲与幼儿形成的依恋关系,奠定一个人早期的依恋模式。Bowlby认为,母亲是孩子的安全基地,幼儿强烈依靠母亲,母亲对幼儿需求的不同回应模式,塑造了幼儿不同的依恋策略,形成依恋行为系统。

杨过发现Bowlby的理论并没有当时主流心理学家接受,不仅叹气:“不识真英雄啊!”老头似的捋了捋并不存在的长胡子,颇有英雄惺惺相惜的味道。

Bowlby的学生美国人Mary Ainsworth青出于蓝,设计了著名的”陌生情景实验”,确定了幼儿依恋的ABC三种类型,现在称为安全型/焦虑矛盾型/焦虑回避型。Ainsworth向老师Bowlby打越洋电话讲述发现时,Bowlby还嘱咐年轻弟子,不宜用安全型、焦虑型命名,用ABC这些代名词,以防刻板印象,更为妥当。西元1990年,梅因(Main)和所罗门(Solomon)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D型依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类型呢? Ainsworth-陌生情景实验

杨过找到了Hazan & Shaver在1987年人的论文,讲原因: 当人类或非人灵长类婴儿被与其母亲分开时,婴儿会出现一种三阶段的情感反应。首先是反抗,这时婴儿哭喊,并拒绝别人的安慰。第二阶段是失望,这时婴儿悲哀消沉。第三阶段是漠然,这时如果母亲返回,婴儿会主动漠视和回避母亲

杨过对照自己小时候在对郭伯父伯母的期待,如出一辙呀。可是,这些都过去了,做为成年人,依恋类型还是一样的么?

三、探索

西元1987年,Hazan和Shaver发现,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方式,并且和童年时受到的父母对待方式和依恋模式一脉相承。

Bartholomew根据婴儿三种提出成人四种依恋风格(Bartholomew,1990,1998),根据疏离和恐惧亲密关系,把回避型分为两类,根据"回避亲密+焦虑被弃"两个维度分成四个象限;

3QAZ2d.png

四依恋风格:

3QAV8H.png   看到疏离回避型,杨过心里一紧,这不就是我么?还能改变么?

看了那么多,早到了午饭时间,但杨过着急找到答案,急忙去食堂扒了两口饭就回来了。查到Bartholomew在1998年就发论文提到,这个位置也是可以浮动的,随着自身经历的变化,我们自身的回避和忧虑水平都会发生变化。

杨过放下心来,如果自己是回避型,那和安全型有什么不一样呢? Sharon Dekel的在西元2012年发文阐述他的研究,认为,安全型和回避型的人都需要亲密。尽管回避型的人会表现出不希望得到亲密,但那只是他们需求的形式和目标不同。她比对了回避型与安全型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同诉求和表现:

安全型和回避型都有对距离的需求。但安全型的人既强调独立,又不反对彼此依靠。而回避型则过分强调双方之间清晰的边界,反对依靠。

安全型的人寻求的关系是“两个成年人”的模式,他们的交往是成熟的,双方平等地分享需求,没有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既彼此依恋,又向外探索;

回避型的人在寻求的,则更多地是一种“婴儿-母亲”的关系,他们在关系中,会努力去满足一些自己幼年时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其中,疏离型的人更喜欢陷入一种“假性亲密”的关系,而恐惧型的人则容易进入戏剧化的、大起大落的关系中。

杨过不禁拍案叫绝,简直就是在说自己呀。他回想,自己对小龙女,也总有种”求抱抱举高高”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潜意识中推动杨过做了好些幼稚的行为。杨过还特别强调要和小龙女保持距离,甚至有时候小龙女帮他修改论文,杨过都认为自己是在依靠小龙女。”我简直糊涂透顶啊~”杨过狠狠的把自己脑门拍的啪啪响,引得旁边同学不禁侧目。

别看杨过是个大男生,可是很他细心的发现,这些调查都是西洋人在做,我们东方人什么情况呢?

Bowlby强调依恋系统具有普遍性,跨文化的,但有质疑 (Rothbaum, Weisz, Pott, Miyake, &Morelli, 2000),绝大部分研究在美国。

国内什么情况呢?杨过继续追查,David P。 Schmitt针对56个国家的样本数据(来自the International Sexuality Description Project,不包含中国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欧洲、美国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安全型依恋的人数都不到50%(Schmitt, 2008)

还有杭州师范大学的向叶敏研究中美大学生的依恋和亲密关系,发现这几个有意思的点: 中美两国大学生依恋类型与依恋维度研究方面: 中美大学生中均以恐惧型依恋者比例最高,美国大学生恐惧型依恋者比例远远低于中国,安全型依恋比例远远高于中国; 美国大学生的回避与焦虑倾向均显著低于中国大学生,美国女大学生的回避倾向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中国女大学生的回避倾向显著低于男大学生,美国无恋爱经验大学生的回避倾向显著高于有恋爱经验大学生,中国无恋爱经验大学生的焦虑倾向显著低于有恋爱经验大学生。

中美两国大学生亲密关系质量研究方面:美国大学生的亲密关系质量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中美两国女大学生的亲密关系质量均显著高于男生;中美两国无恋爱经验大学生的亲密关系质量均显著高于有恋爱经验大学生;中美两国恐惧型依恋大学生的亲密关系质量显著低于其他依恋类型的大学生。

杨过这下放心了,依恋风格在东方也适用,那自己到底属于哪个类型?他翻来覆去,终于找到了专业的确定办法: 找好自己属于那一个类型?

国外有六种方法:AAI、ASM、RQ、AAS、AAQ和ECR,各有特点:

缩写 名称 特点 用时
AAI (成人依恋访谈法,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半访谈,稳定性良好,重测新度高,结构效度显著; 1h;
AAQ (成人依恋调查问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自陈问卷,研究领域最常用; 3m;
RQ (关系调查问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自陈问卷,重测信度中等,结构效度良好; 3m;
ASM (依恋类型量表,Attachment Style Measure) :自陈量表,重测信度为中等水平,结构效度良好; 3m;
AAS (成人依恋等级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 :自陈量表,重测信度中等,结构效度良好; 5m;
ECR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以及良好的效度; 最全面;  

国内比较常见的是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 修订版),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吴薇莉、张伟、刘协和制作。最常用的北大心理学系李同归&日本九州大学人间环境学府加藤和生(2006)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以及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杨过用KnowYourslef的依恋类型测试-爱情版测试,自己确实是疏离-回避型,他又找到2017年Collins编制吴薇莉修订的AAS问卷。对照问题,他逐一对照自己和安全型的有什么区别。

四、如何改变呢?

杨过发现另一位西域大神Peter Fonagy将依恋理论引入到心理治疗,效果显著。说起来,Fonagy是西域精神分析学派现任掌门人,是最受欢迎的儿童心理学家,也是心智化理论的创始人。但作为刚从匈牙利移民到英国的难民,16岁的Fonagy竟然打算自杀。

“16岁的我是一个非常沮丧的少年,我有自杀意念,也计划了自杀的方案,”彼得·福纳吉回忆说,“如果现在让我评估当时的我,我会非常担心自己,因为我知道我打算做些什么。自杀的原因并不微妙、也不会令人惊讶:我是个匈牙利男孩,在英国上岸后就不会用英语说话了。” 他们一家人在伦敦西的基尤花园安顿下来之后,年轻的福纳吉不想吃东西,也不想离开他的房间。他讨厌和人交谈,学习上也很吃力。“我遭受到了严重的抑制。我在一所现代化的中学上学,学校里的孩子们的成绩都不好,足球是他们的最主要的兴趣。”

幸运的是,一位邻居认识到福纳吉遇到了麻烦,他将这位男孩送到了位于伦敦北部汉普斯特德的安娜·弗洛伊德国家儿童和家庭中心寻求帮助。

男孩被一辆破旧的福特安格利亚(Ford Anglia)汽车拉到治疗室接受治疗的情况。这辆汽车是他的骄傲和快乐。在治疗室里,他向他的治疗师喋喋不休地谈论他对汽车的热爱。她站起来,走到窗前,向外望去,说:‘彼得,那是一辆好车。’她认可了我的骄傲,看到了我需要其他人欣赏我之时的激动,以此和患者建立了信任的关系,使得他们成为了合理的建议来源,并且你会严肃认真对待这样的人。”他的治疗师正是安娜·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女儿,她在战前和家人逃离奥地利之后,在英国建立了这个中心。

Fonagy和精神分析的缘分就从此开始,直到他刻苦学习,取得成就,成为安娜·弗洛伊德中心的新任掌门。

Fonagy是怎么理解回避型转变成安全型呢?Fonagy和Steeles的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Fonagy和Steeles的实验:(<心理治疗中的依恋>Wallin,D.J. 2014)

1987年,Fonagy 和Steeles 招募了100对妻子怀孕的夫妻,用他们的量表对这些夫妻进行了AAI 研究。出于很多原因,这项研究非常令人瞩目。首先,它记录了父母在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在婴儿出 生之前进行评估——可以预测这个婴儿12个月时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分类。它同样表明,那些具有很强反思能力的母亲和父亲,拥有安全型孩子的几率,比那些心智化能力弱的父母亲离3到4倍。最后,它还证明了强大的反思能力可以打破”恶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具有不良依恋历史的父母通常养育出不安全型的儿童。

为了检验一个假设,即对心理状态的反思能力可以作为”解药”,在有问题的过往经历方面发挥作用。研究中把母亲分成了两组:第一组被试经历过严重的剥夺(父母亲的心理疾病、长期与父母亲分离,等等),第二组被试则无此经历。结果表明,在第一组里,反思功能强的母亲中,每个人都养育出安全型的孩子。与之截然不同 的是,在那些反思功能弱的母亲中,每17个人中只有1 人养育出1个安全型孩子。这清晰地表明,心智化能力的强度是一个保护性因素,它缓冲了早期负面体验的影响,同时降低了不安企依恋代际传递的可能性。

这些发现使得Fonagy 将心智化当成依恋的绝对核心。事实上,他甚至还说过,” 依恋本身不是目的,它的存在是为了创造一套表征系统,我们可以认为这套系统为了帮助我们生存而一直在进化“。这套表征系统就是心智化系统,它提供了大量的进化生存的有利因素,帮助个体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解释和预测。在这个意义上,它是”社会智能的基石”,对工作、游戏以及所有类型的合作都至关重要。

另外,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一开始就清晰地认识到依恋的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van Ijzendoorn et al。,1992)。埃里克森还强调,母亲当前的社会处境也许是关键性的。事实上,从丈夫(Goldberg & Easterbrooks,1984)与其他人(Crnic,1983)那里得到的支持也被证明是重要的。在伦敦亲子项目(London Parent-Child Project)中,我们发现母亲期望的支持与从丈夫那里得到的实际支持之间的差异,被证实是最有效的预测因素(Fonagy et al。,1994)。这个结果再次强调了埃里克森有关“在看护者受文化制约的期望的背景下研究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的观点。

Fonagy认为成功的容纳和安全型依恋密不可分。父母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和其对情绪的影响,他们能够应对痛苦并减轻痛苦,他们能够识别出孩子正在表露出有意图的姿态——这意味着孩子能 够推断出行为背后的意图,尤其是父母行为背后的意图。 Fonagy认为这第三种容纳的要素——父母识别出孩子是一个拥有自己心智的独立人, 能够有潜能去解读父母和自己的心理——”可能是促使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的最重要的原因“。

还有,几乎一脉相承, Oaniel Stem提到,婴儿转向母亲,为的是寻找他们自己,同时为了发现他人和世界,建立依恋关系的主要行为: 1。 分享注意焦点; 2。 分享意图; 3。 分享感受状态,分享感受状态可能是最重要的;

可是,杨过已经不是当时的小少年了,已经满18岁了,成年人如何改变呢?

Bowlby 如同种子般的开创性见解,以及Ainsworth ,Main和Fonagy等人的研究,都指出:在塑造我们人格的熔炉中,依恋关系具有绝对中心的地位。这意味着依恋关系也可以是一种情境——无论是在爱还是心理治疗中——在这个情境中,我们早年受到的情绪伤害最有可能得到治愈。

杨过像刚经历了一场探险,在快结束时候他不禁得出了一个像鸡汤的结论:勇敢跨入一段亲密关系中,不论是恋人,还是父母,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才有机会得到治愈。

五、对杨过这种疏离回避型的人,心理学家们有什么建议呢?

首先,理解过去,把自己记忆中悲惨的回忆都写出来,把心中的阴暗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杨过便把自能记事以来,所有让自己感到悲惨的事儿都写出来,小时候没有父亲被村里小孩子们嘲笑/欺负,在郭靖伯父家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虽然伯父伯母对自己都很好。

杨过就这样写了三天三夜,中间几次都写到泪崩,掩着两眼跑到天台上,四下无人,大声的哭了出来。漫天的星星都可怜的望着他。中间也有对嘲笑自己的人愤怒甚至仇恨,但聪敏如杨过,总能很快平复下来,每次他感到愤怒和仇恨时候,他就抽离自己,静静得看愤怒和仇恨如何从他脑袋里喷发出来,直到最终平静下来。

这次回忆,他也看到郭靖夫妇为了自己付出多大努力,操劳了多少,这之前他只觉着郭靖夫妇偏心,现在他可以稍稍放下那颗不安的小心脏。而自己特立独行的性格也正是自幼成长环境形成。

杨过最终还是接纳了自己,但他还是请了假,去襄阳,去找了郭靖夫妇。这里不是熟悉的桃花岛了,郭靖夫妇住在一个政府专门给有特殊贡献专家建的红墙小院里。杨过摁了下院门门铃,开门的是黄蓉伯母。郭靖夫妇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建设现代国防,终于让大宋国防水平赶上国际水平,那些耀武扬威大辽、大金国再也不敢小觑大宋。

杨过半年没见黄蓉伯母,她眼角皱纹又增加了几条,想起郭伯父黄伯母每每工作到深夜,平时还抽时间教导杨过,自己那时却记恨着他俩偏心,眼睛不禁一酸,差点就流出泪来。黄蓉一开门,见是杨过,以为杨过,眼里还满是泪花。一面担心杨过又调皮不好好学习,又担心杨过在外受欺负,又痛又怜。一把拽住杨过,一连串问:“过儿,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告诉伯母,咱们不受这气。”一面连声叫郭靖“靖哥靖哥,过儿回来了。” 杨过却请郭靖夫妇进了客厅上座,亲手为他俩奉茶。郭靖夫妇一时不明杨过突然为何这般。杨过从头到尾一一道明,给自己之前对郭靖夫妇的误解道歉。郭靖夫妇也很欣慰,杨过终于长大了。三人相互诉衷肠,黄蓉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家常饭,杨过心里的结终于解开了大半。他觉着自己不是一个人像浮萍漂在世上,这里有个可以掂念的地方,有掂念的人。

饭桌上,杨过还和伯父伯母说了喜欢小龙女的事儿,郭靖夫妇当然很开心。黄蓉说自己建议:“过儿,你很聪明,小龙女也必定冰雪聪明。但不要让聪明误了,要让女生感受到你的诚意,坦诚相待。当年追我的人多了,为什么我和你郭伯父在一起?就是这个原因啊。” 这正说中了杨过心事,他和小龙女虽然相互喜欢,可就是又相互试探,不敢暴露自己态度,好像谁先表白谁就输了似的。听了过黄蓉建议,杨过说:“我明天一早就回去了,一是不能耽误上课,二是我想尽快和小龙女表白。”

郭靖夫妇表示鼓励,虽然还想杨过多待一些日子,但最终还是随他去了。 在回程火车上,杨过记起得心理学家们的另一个建议,最好找一个安全型恋人,放弃感情中的博弈,尝试信任与依赖。比如:

1。 从部分坦诚开始; 2。 有效沟通; 3。 签订<恋人公约>

4。 建立亲密关系,老婆孩子热炕头,建立"安全港湾";

5。 明白对方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需求,尽力给予理解和支持;

6。 不要被流行文化中的爱情观误导;

杨过已经把这些都默默记了下来,等见到小龙女,便和她重新来过。杨过人在火车上,一颗心却早飞到了小龙女那儿。旁晚天黑,杨过终于到了学校,在门口花店,专门挑了束小龙女最喜欢的百合花。双手捧着刚迈出店门,眼见不远处两个人,一男一女,并肩穿过马路。女生正是他日思夜想的熟悉背影。杨过不禁仰天大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斯滕伯格秀爱情三角 弗洛姆剑指资本主义爱情

参考文献

Bowlby, J. , & Bowlby, R. . (1979).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Tavistock Publication.

Bretherton, Inge.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759-775. 10.1037/0012-1649.28.5.759.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1978).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 52(3), 511-524.

Bartholomew, & K. (1990). Avoidance of intimacy: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7(2), 147-178.

Bartholomew, K. , & Horowitz, L. M. .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44.

Bartholomew, K., & Shaver, P. R. (1998). Methods of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 Do they converge?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 25–45). Guilford Press.

Fonagy, P. , Steele, M. , Steele, H. , Moran, G. , & Higgitt, A. . (1991). The capacity for understanding mental states - the reflective self in parent and child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security of attachmen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12(3), 201-218.

Fonagy, P. , Steele, M. , Steele, H. , Higgitt, A. , & Target, M. . (1994). The emanuel miller memorial lecture 1992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silienc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5(2), 231-257.

Wallin, D. J. . (2014).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万千心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向叶敏, 陈磊, & 郑莉君. (2018). 中美大学生关系型自我构念与亲密关系质量比较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v.40;No.193(03), 18-22.

朱天慧. (2012). 成人依恋测量工具述评. 大众科技, 14(2), 200-202.

李同归, & 加藤和生. (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学报(3), 399-406.

朱函昱, 刘文, 陈亮, & 俞睿玮. (0). 成人依恋与创造性的关系: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