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问妈妈,什么是幸福?妈妈说,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圈,就是幸福。我们似懂非懂。
童话的最后,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依旧模模糊糊。
幸福像蒙着面纱的女神,朦朦胧胧,除非得到她的眷顾,我们很难一睹她的真容。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幸福的小书,给了我一个关于幸福、幸福从何而来的答案。它的名字就叫《幸福》,是牛津通识系列中一本。
牛津通识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通识读物,它每个主题都请一位领域资深专家撰写,去掉了学术中大量专家才看得懂的术语、论证,把又厚又难读的大部头,减到到每本一两百页,力求又薄又易读。可以说是“大家”写给大众的小书。所以自出版后,受全世界读者欢迎,畅销全球。
这本书作者是美国哲学教授丹尼尔·海布伦,在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方面深耕多年,代表作《The pursuit of unhappiness: The elusive psychology of well-being 》被引用千余次。
有钱才能幸福吗?
这本书开篇就给大家一个反常识:幸福不一定需要很多钱。绝大部分人认为,有钱一定会更幸福,有钱是幸福的前提。
盖洛普民意调查是世界上关于福祉最权威的研究。研究覆盖了全球155个国家136000多人,而且研究不是简单调查问卷,而是使用了多种多样的调研形式,从不同角度来评估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情绪体验和其他生活质量。
不出大家所料,生活满意度指数最高的是丹麦,这是个常年霸榜的国家。“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对这句话的认可程度,从1分极其反对到7分非常同意,于是有了下面表格:
满意度高于中性点的社群 | 生活满意度评分 |
---|---|
福布斯榜单上最富有的美国人 | 5.8 |
宾夕法尼亚州阿米什人 | 5.8 |
因纽特人(来自北格陵兰) | 5.8 |
东非马萨伊人 | 5.4 |
国际学生(来自47个国家) | 4.9 |
印度加尔各答的贫民窟居民 | 4.6 |
生活满意度测试结果中性点=4.0
满意度低于于中性点的社群 | 生活满意度评分 |
---|---|
印度加尔各答的性工作者 | 3.6 |
印度加尔各答的流浪汉 | 3.2 |
美国加州的流浪汉 | 2.9 |
不同社群的生活满意度
有人或许质疑这份研究是否可信,但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例子:位于亚马逊丛林里的原始部落皮拉罕人。
要知道,我们在用手机看这篇文章时,皮拉罕人还处于狩猎和采集的时代,住的还是暴风雨一吹就倒的茅棚,一个家庭的财产就是一口锅几个碗。家里存粮都没有,日常靠捕鱼和打猎、采集果子为食,更不用说电灯电话人工智能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原始部落,你会看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果要统计世界各地人们每天的笑容时长,皮拉罕人绝对名列前茅。
有人会说,那是他们不知道现代文明。实际上恰恰相反,他们其中也有人来到现代社会,取得了成功,但仍旧选择了重返部落;外界曾给予他们援助,改善他们生活条件,但他们拒绝了;他们不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等离子电视和IPhone,他们主动选择了不要。
本来只是去亚马逊传教和做语言研究的美国人类学家丹尼尔·埃弗里,与皮拉罕人一住就是三十年,甚至把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儿女也都接了过去。
无独有偶,经济水平远不在前排的美洲小国巴拿马,在“日常体验中,情绪是否畅快”这方面力压北欧诸国,拿下冠军,甩了第57名的美国不止两条街。
一个生产力如此落后的部落,一个经济水平如此一般的国家,幸福指数依旧很高,是不是说明了很多问题呢?
幸福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作者认为幸福既是心理状态,有积极的情绪,又是一种享乐主义的快乐,还是价值判断层面的评判。更多时候,我们把幸福当做一个心理状态,像焦虑、开心一样。
作者认为幸福有三个方面:最基础的方面,是你对世界是否有安全感,你认为自己在享受人生,还是对世界充满了戒备?作者把这种状态称为“协调”。与世界和解,享受人生的人,内心宁静,自信,开朗。
接着是第二个方面,人对世界的参与程度,你认为自己应该对生活各种活动中投入精力,还是认为退出或者淡出这些活动才更明智。积极参与,表现为活力和心流;反之则会出现精神萎靡、疏离。
最后是代表认可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可自己的人生,那说明你的生活就是美好的。反过来,不一定所有情绪都体现了对人生的认可。代表认可的情绪状态最典型的是开心、喜悦、快乐。
不同的理想人生,三方面侧重不同。西方人更重视认可和参与,与之对应的情感状态是兴奋与喜悦;亚洲文化则更重视协调。
幸福可以是很多东西,但它一定不只是某些东西。
幸福不只是快乐。我们中文很容易懂,英文中幸福和快乐是同一个词happy,西方学者们就为幸福与快乐争来争去。书中有了一个巧妙的思想实验,来区分幸福与快乐。假如有一个人,只要挠痒痒,就能让他很开心,让他挠一辈子痒痒,那他是不是就很幸福呢?绝大部分人恐怕不会认同。
幸福不只是对生活满意。想象一下,如果你说:“我只想让我的孩子对生活满意。”与“我想让我的孩子生活幸福。”后者是不是更铿锵有力?生活满意确实是幸福重要的一点。它只是对生活的综合评价,它并不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欣欣向荣、究竟过得好不好。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是一例,他临终前曾说:“告诉人们,我度过了精彩的一生。”读过他传记的人都知道,他的人生确实精彩。可他因病早逝,他灵魂中的痛苦气息过于浓烈,几度要自杀。他的钢琴家哥哥一度对他抗议说:“你在家的时候我简直没办法弹琴,隔着门都能感受到你的讽刺从门缝里朝我涌来。”我想,应该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维特根斯坦这样的人生。
幸福来自哪里?
虽然世界各地各类民族对幸福定义不一,幸福来源多种多样,但学者们依旧达成了共识,认为幸福来自安全感(Security)、生活态度(Outlook)、自主(autonomy)、人际关系(relationship)、需要技能的有意义的活动(skilled and meaningful activity)。
作者将其称为幸福的SOARS模型。soar有“升腾、飞翔”的意思。这五点并不分先后,只是作者为了方便记忆而写的。
有三个类别的安全感,物质上的安全感、社交上的安全感、事业上的安全感对人们格外重要。
物质安全感自然是金钱上的、财富上能否让你感觉到安全。财富当然能隔开很多不幸,反常识之处是财富过多,反而会滋生不安全感,刺激人们的贪欲,让人们对物质期望越来越高,让人们陷入放纵奢侈的生活方式。就像超大质量的星体会让时空弯曲一样,过于巨大的财富,也会改变人。
凡事有度。金钱与幸福影响也有度。2012年的研究,美国人年收入在75000美元之下,金钱会带来更多幸福;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金钱对幸福的影响微乎其微。2012年,在美国,即使是就业率最低的哲学专业毕业生,年薪也在45000美元;一个家庭,两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年薪加起来极其容易就超过75000美元这个金线。不只美国有这个金线。墨西哥莫特雷只要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美元,金钱对幸福就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了。
第二个至关重要的安全感是人际安全感,自己是否处在一个安全的人际关系网中?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是否让自己感到安全?
第三个事业安全感,是指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主要事业中看到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产生安全感。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时间上的安全感,是说自己觉着有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日常任务和想做的事、重要的事。我们现代人很多焦虑,就来自于没有时间的安全感,总觉着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时间太少不够用。
生活态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坦然接受、积极应对、关心他人、坚持内在动机四点,这也经常被励志鸡汤宣扬成万能灵药,“幸福与否是个人选择,你的态度决定一切。”好像说只要你想,就能得到幸福,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幸的人?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不自己选择幸福呢?
自主是一个人能够自主选择,但自主并不意味着选择自由。选择自由意味着你有众多选项,但研究显示,选择过多,反而会增加焦虑,激发了得失心。另一面,选择少的皮拉罕人一样获得了幸福。
人际关系提供的信任、社群提供的支持是幸福的另一大来源,在中国这个集体主义文化为主的社会中,本来是有很大优势。但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疏离,让人们依旧很少感到安全。
亚里士多德说,最快乐的人生必须是高尚的一生,或者从事卓越活动的一生。通过成功完成有意义的活动来施展我们的能力。幸福不是目的了,而是活动本身、生活方式,就形成了我们所能企及的最圆满的幸福感。
当然,除了SOARS模型,国内学者阳志平提出7S模型,有7个因素影响幸福:愉悦事件、家庭温馨、人际和谐、身体健康、专业成就、物质满足和自主控制。
我们看到两个模型有部分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阳志平认为取得幸福,自主是核心;家庭温馨作为一个要素更重要,被单独从人际关系中抽出来;身体健康是幸福必备。
知道这些模型并不会让你立即得到幸福,但可以让你知道,满足这些要素,我大概率能获得幸福。
小结
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又都有点迷迷糊糊。一本小书难以涵盖古今中外先贤哲人对幸福的理解,但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脚手架,让模糊的幸福,变得更加能被了解,能被追求,能被获得。
幸福和爱一样,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是个大词,只有重要时刻我们才说出口。但我想说,完成这篇文章这件小事,我也感到了幸福,它让我感受到充实,让我意识到自己没有虚耗人生。人生大梦三万场,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七夕节,陌生人,祝你也拥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