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启示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Posted by 钰博 on February 11, 2024

如何面对自卑,是许多人要处理的坎。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里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代表作,阿德勒说,每个人都因儿时的弱小而自卑,也因此每个人心底都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对自卑的补偿。

理解他这个观点,需要了解阿德勒生平。

1870年,奥地利一个犹太谷物商人家里迎来了第二个儿子。这个小男孩患有佝偻病,直到四岁才会走路。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开创个体心理学的阿德勒。这个家中陆续增添了新的弟弟妹妹。三岁时,他一个弟弟在床边夭折。四岁時,他还差点因肺炎丧命。整个童年,他都与兄长 Sigmund Adler保持竞争关系,还试图仿效兄长言行。因为他相信母亲更喜欢兄长。虽然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好,但在与母亲的关系中,他仍然与自卑斗争。

青年阿德勒努力考上了维也纳大学,修习医学。在大学里,他对社会学、心理学都很感兴趣,毕业后,阿德勒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但当他看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后,大为赞赏,转投弗洛伊德门下,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医生。然而,最终又与其分道扬镳。

他自童年时期的健康问题和家庭环境,促使他深入探讨自卑和补偿机制。他的理论不仅仅是学术研究,也是他个人经历的反映。

阿德勒曾给自卑下了一个定义: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调节或妥善处理的问题时,明确表示自己无法解决该问题,即为自卑情结。 他认为,人们可以将自卑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从而促进个人发展。阿德勒强调,心理健康的自卑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克服挑战。自卑也有健康的自卑与消极的自卑,后者会让人陷入挫败,停滞不前。阿德勒认识到自卑的存在,认为人们把自卑转化为动力,可以实现自我超越。

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用自欺的方式麻痹自己。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摒开不谈。自卑者限制自身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在困难面前犹疑、彷徨甚至退却。 获取优越感而不是改进情境。 他们隐藏起来而不为人所见的,则是超越一切、好高骛远的目标,和不惜任何代价以凌驾别人的决心。一个人如果不敢在外界随心所欲地应付其爱情问题,他便无法成功地解决此问题。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把他的兴趣扩展至他最熟悉的少数几个人之外。他怕跟别人相处时,他就不能再依照他习惯的方式来控制局势。受的教养告诉他:自己的愿望是有天生就被实现的权利的,而他们也从不知道:他们能凭自己的努力,在家庭的范围之外,赢取温暖和爱情。《自卑与超越》

既然追求卓越是自卑的补偿机制,那么我们能利用这个机制吗?是否还有更好的机制替代它?

自卑的人试图以超越来弥补自卑,但不一定能修复自卑,路径依赖,仍旧容易狭隘。凤凰男便是例子。看见这一机制,便能放弃它,我们可以不被自卑所限,不在自卑与追求超越的漩涡里打转。

我们不喜欢自卑,我们希望自信。自信究竟是什么?

心理学中把自信称为“自我效能”,它由加拿大裔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25-2021)提出。班杜拉以社会学习理论著称,荣获古根海姆奖等诸多奖项,还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

我们日常所说的自信与心理学中的有相同有不同。相同之处都是“我能行”,不同之处更值得我们注意。 心理学中的自信来自于练习,“无他,唯手熟尔。”自信有边界,只发生在特定领域,只发生在你熟悉的、你擅长的领域。多年写作,你自信能写出好文章,但并不一定自信能编出好软件。因此自信是多种多样的,有多少种领域,就有多少种自信。自信也会受他人影响,别人鼓励或者积极反馈,也会给你自信。看到身边的人能做到,你也会觉着自己能做到。

自信更大的意义在于,遇到问题,积极调动认知和资源来解决问题,而非逃避。

假如自信是一种人生境界,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心理学,又远超自信。仅窥一角,不能一一道出。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

阿德勒最初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吸引,弗洛伊德也非常欣赏阿德勒的创造力,甚至还一度推举他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但俩人后来却分道扬镳。关键在两人学术观点非常不同。

他俩虽然都被划为心理动力学派,都认为是某些动机驱动人们,让人们采取了某些行为,因此形成了人格。但在学术观点,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有三处关键不同。

阿德勒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他认为,童年的自卑感和追求卓越的需求,才是人类的动机,才是解释人类行为与人格的原因。这就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根基。

阿德勒也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同意弗洛伊德把任何问题都归结到童年受到创伤这种事后解释。阿德勒认同目的论,认同未来导向,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驱动的,而非仅仅是过去经历的结果。这一点为后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阿德勒指导了马斯洛的研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将,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又诞生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分支。

阿德勒提倡整体论。在《自卑与超越》中,他认为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这些意义基于这三个基本事实: (1)人类生活地球上; (2)个人很脆弱,受到种种限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单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假如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想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应付一切问题,他只能面对失败和灭亡; (3)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关系。

因此,选择职业以求生存、选择另一半以求繁衍等等问题是相互关联的,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和解决,而不是分散破碎的。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应分割开。阿德勒论自卑与爱情:

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 每一个神经病患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及跟整个情境的接触。他想要和生活中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以此方式,他为自己筑起了一座窄小的城堡,关上门窗并远隔清风、阳光和新鲜空气,虚度一生。至于他是用怒吼、呵斥或是用低声下气来统治他的领域,则是视他的经验而定。如他会在他试过的各种方法里,选出能够最有成效地达成其目标的一种。有时间,他如果对某一种方法觉得不满意,他也会试用另一种。然而,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他的目标却是一样的——获取优越感,而不是努力改进其情境。 没有哪一个人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已经接近能够完全控制其环境的最终目标。生命太短,我们的躯体也太软弱,可是生活的问题却不断地要求更丰硕及更完善的答案。我们不停地提出我们的答案,然而,我们却绝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无论如何,奋斗总是要继续下去的,但是,只有合作的人才能真正地增进我们的共同的情境。 我们生活中的乐趣,主要是由我们的缺乏肯定性而来。 事实上,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便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就走投无路了。” 他们不可能抨击自己的病症,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目标,就应该有这样的病症。 有许多人在被卷入爱的漩涡时,都觉得自己很软弱。在某些方面看来,他们是不错的。只有优越感目标为“我决不能软弱,我决不能让大家知道我的底细”的人,才会躲开爱情的相互依赖关系,造成始终无法接受爱情的后果。你常常能注意到:当他们觉得有陷入爱情的危险时,他们便会把这种情况弄糟。他们会讥笑、嘲讽、并揶揄可能使他们陷入危险的人。

所以,阿德勒在书中批评弗洛伊德与荣格:

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是被宠坏的孩子的心理学,这些孩子觉得他们的本能绝不能被否定,他们认为别人的存在是不必要的,他们一直在问:“我为什么要爱我的邻居?我的邻居爱我么?”荣格的心理分析学派用被宠坏的孩子这一前提作为基础,并过分仔细地研究了这些前提。

个体心理学走到末路了吗?

阿德勒逝世于1937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却被美国心理学者们抛弃。 在美国,每十年,学者Norcross会组织一次预测,邀请心理学专家们预测下一个十年,哪些心理学理论、方法使用更可能增加,哪些更可能减少。四五十年来,这些预测相当准确。2013年那次,精神分析流派全线都被预测会大幅度减少,2023年这次,精神分析流派的各种理论方法直接被排除在备选外,原因无他,它们都没有实证支持。心理学教材中虽然都有其介绍,但有数据称业界实际应用中它们占比不到5%。

没有实证,很容易流为鸡汤。《个体心理学学刊》主编不得不发文,号召个体心理学从业者们回答这一问题。

不论如何,阿德勒留给我们很多精神财富。阿德勒提倡面向未来,提倡把人当做整体而不是碎片,注重积极而非消极,提倡合作而非对立,都是值得借鉴的。一些畅销书如《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被拒绝的勇气》,均出自阿德勒的思想,受到现代人欢迎。

于我而言,启示良多。一是不纠结于过往,转而注重把握当下,创造未来。世界变化万千,复杂系统自动涌现,蝴蝶效应预示未来有无数种可能。利用这些规律,做自己能做的,创造未来是更重要的事。

二是创造未来需要拿出勇气,需要大胆想象。企业爱称之为愿景。愿景拥有凝聚人心的力量,想要事成,就需要愿景是大家的愿景。身负这样的愿景,这样,各种资源机会自然向自己涌来。阿德勒提倡合作,老子“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