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讨论的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话题,虽然题目叫《万物与我,距离几何》,其实讨论的是世界观的转变。
首先,我的世界观经历了几个阶段,这也是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体会和感悟,供大家参考。
万物与我无关
先说大学时期吧。当时的我觉得,世界与我没什么太大关系。我的背景是从黄淮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出来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河南省会郑州。那时我刚进入郑州,走在街上,看着高楼大厦、来往的车辆,心里想:“这些大楼里住的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这些东西属于谁?”我感觉到的是冷漠,与我毫无关系。虽然我在这里上大学,但这座城市和我好像没什么关联。
在大学里,我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最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我们校区的图书馆是个老建筑,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墙上长满了青苔和藤蔓,书架上的书也是发黄发霉的旧书,特别是专业书籍。尽管我是学计算机的,但图书馆里的书大多都是过时的资料。通常,除了管理员,图书馆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我经常独自一人去天台,思考人生,仰望天际,环顾校园郁郁葱葱的树木,思索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又是如何与我无关的。
万物皆资源
毕业后,进入社会,我第一次感受到所谓的“社会毒打”。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我加入了一个推广传统文化的公益组织,组织古琴、书法、国画等文化培训和文化旅游。当时,我需要和很多茶馆、瑜伽馆、书店这些文化空间合作推广活动。每当我上门谈合作时,经常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资源?”如果没有资源,根本谈不下去。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上,不仅物质资源是资源,人也是资源。无论是古琴老师、书法老师,还是场地空间,甚至是人力、志愿者,都是资源。
这里不得不提到格雷厄姆,他在他的经典散文《黑客与画家》中提到,财富与金钱是有区别的。财富指的是食物、衣物、房子、汽车等实物,而金钱不过是这些东西的等价物。打个比方,如果世界末日来临,金钱变得毫无价值,只有财富本身才能满足需求。在正常环境下,如果你拥有一个大农场、医院、汽车等,这些财富同样能满足你所需,而钱只是用来交换财富的工具。
在这个“万物皆为资源”的世界观下,我逐渐理解了为什么企业会把人称为“人力资源”,国家会谈论矿产资源、环境资源等。万物皆为资源,这个概念在我工作期间变得尤为清晰。
在公益组织的那段时间,我们通过这种形式聚集了大量文化场所和文化人才,比如古琴老师、书法老师,甚至还有一些道长和八字命理师等。我们与北京各地的文化空间合作,把文化活动做到全国领域的第一,成为业内最大。但即便有了这么多资源,我们发现事情仍然未必能按照预期进行。
万物皆备于我
其中有一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我们与北京道教协会合作,为一个寺庙做发展规划。这个庙位于一个山顶,地理位置不错,非常适合做文化旅游和道教人才培养。然而,它缺乏住宿设施,这是个瓶颈。道教协会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即与附近的农家小院合作,将其改造成道教风格的住所。可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固执地认为非要在庙里建宿舍不可,结果这个项目并未成功。这让我意识到,即便有了资源,也不能一味追求掌控,事情的成败还在于自身的修为。
后来,我读到孟子的一句话:“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让我开始反思,万物虽然已经为我所用,但真正的关键在于自身是否足够诚信,是否修身有道。
烦恼皆菩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世界观又发生了变化。在《六祖坛经》中,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烦恼即菩提。”六祖慧能认为,烦恼与觉悟是一体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念如何转变。这让我开始思考,很多时候挫折和失败未必是坏事,它们可能正是我们成长和觉悟的契机。
世界中心主义
再后来,我接触到杨志平老师提出的“情境论”,他主张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世界中心主义”转变。情境并不总是由人去主导,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融入和适应环境。
最后,我想引用爱默生的一句话:“你怎样思想,你就怎样生活。”你的世界观决定了你如何行动和生活。那么,大家觉得自己的世界像什么呢?我个人觉得,我的世界像一片广阔的原始森林,充满了冒险和未知,有时能采摘到甜美的果实,有时也会踩到荆棘受伤。而你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