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回避型依恋者寻求恋人的三重壁垒

破除一些认知上的障碍

Posted by 钰博 on October 31, 2023

最近上了一门恋爱课,它助我重点攻克了几个关于爱情的难题,有几个收获比较大,在此分享,博大家一笑。

首先,我坦白,作为一只癞蛤蟆,总想吃天鹅肉,苦苦寻觅了好久,但连青蛙也没到手,最后自己变成了孤寡蛙。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踩过类似的坑?

之前我总认为那些被琼瑶洗脑的人,是在幻想。没想到的是,从来没真正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我,对爱情也是充满了幻想,而且同样不切实际。

上这课前的我,总幻想一个完美的伴侣,既要有颜、又要有魂、还要能同频,最好有钱。很显然,寻找这样一个完美的理想对象难如登天。即使找到了,这样优秀的女性,也不会缺少追求者,她看上我的概率比中彩票概率小些。

找到这种完美对象的情况只出现在小说里,比如《聊斋》里,穷书生遇到一个美艳狐妖来报恩,献完青春献金银,之后还不求回报。

而且,因为没有实战,只有幻想,导致自己行动的启动条件非常高,即使有意愿去找对象,行动力也极其弱。雪上加霜的是,因为没有主动出击,一段时间内能够遇到的女生数量又非常少,更何况遇到理想对象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

开始了,才有故事

上完这门课,我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不一定需要找到一个现成的、等着我的完美伴侣,不一定能够找到Ms/Mr Right,应从从Ms/Mr OK开始。Ms/Mr OK就是能满足你在亲密关系中最重要三个核心需求的人。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勇者得爱情自由。如果只是等待Mr Right,那大概率要注定孤独。

更好也更切实的策略,是先开始,再完美。

梳理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核心需求都是什么,比如课程中总结了十六种核心需求,十六种核心需求,覆盖了绝大部分亲密关系中的需求。你要做的就是从十六种选出十种,再筛出五种,最后选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三种。

但你需要知道的是,这些核心需求是用来帮你启动一段关系的。你也可以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启动标准,并不一定以这些需求为准。

比如我认为有启动一段亲密关系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是短期启动点,需要彼此相互喜欢,或者至少是我喜欢对方。如果没有这个关键点,进入一段关系的摩擦力就极其大。第二个关键点是看对方性格与人品。伴侣意味着长期影响,不论对男性女性,二三十年后,容貌、身材这些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性格、人品这类这难以发生变化。因此长期看,性格、人品要比其他都重要。满足这两点,就可以启动了。

难以开始一段关系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回避型依恋的人,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比如美化前任为白月光、美化理想对象。

当回避型依恋的人与对象在一起时,总是容易只看到对方的缺点,而忽视优点,进而导致对对方的负面评价。这是苛求,苛求的背后则是脆弱,这是回避型依恋用以维持自尊、保护自己的方式。 然而,在分手之后,他们往往会更容易意识到对方的好处,因为已经与对方拉开到了安全距离,他们能够相对客观地看清这一点。这时,回忆中又满满是对方优点,所以容易认为前任是白月光。

而现在相亲交友方式增多,也会让人难以开启一段亲密关系。在交友软件上,手机轻轻一划,你就可以遇见下一位。这带来了一个错觉,似乎自己有无数的候选人,那为什么不选一个满足我各方面要求的人呢?如果有稍微合适一点的和我联系,我也可以再看看其他人呀。

选择多,并不意味着评价好,这种机制让人的关注点放在了比较上,而非具体的人、具体的关系中。特别是这类关乎终身大事的选择上,大家更愿意多多比较。

矛盾就在这里,我们年华易逝,但才俊层出不穷,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考察、分辨。而且,人生本来就充满了随机,神机妙算如诸葛亮,也不最终没能抓到司马懿吗?

所以我更倾向于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的满意度选择模型。他不仅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通才。他是美国一位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他在经济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都达到了顶级,把各个领域的顶级大奖拿了一通之后,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满意度选择模型(satisficingmodel)是在他研究决策行为时提出的,满意度选择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总是寻求最优解,而是寻求满意的解。这是因为在现实中,评估所有可能选择的时间和资源成本太高,而且往往也无法获取所有选择的全部信息。因此,人们会设定一个满意的标准,然后在找到达到这个标准的选择后就停止搜索。

这个模型在许多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例如,在一项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一堆商品中选择一个。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并不会评估所有的商品,而是会在找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商品后就停止搜索。这与满意度选择模型的预测一致。

所以,一直在比较的人,从来都没开始过,怎么会有故事呢?

彻底攻破回避依恋

另外一个让我有收获的,是在课程推荐的一本书,《关系的重建》,主要讲依恋类型。我自以为对依恋关系了解相对较多,也觉得自己已经从回避型依恋转变为安全型依恋。但是,在这本书中里,分析了回避的心理机制,确切的说叫“去激活策略”,“去”是去除的意思。去激活策略就是去除那些激活亲密关系的情形,是回避型依恋的人常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亲密关系来了,回避型的人容易推开对方,试图不让自己的情感激活,这时候表现出来就是回避。

不让情感激活的原因,我猜测是因为缺乏更深层次的安全感。回避依恋形成的原因就是求亲密关系而不得,伤心直至绝望,亲密关系来了也不抱希望。如果让亲密关系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让自己面临很大危险:会不会再伤害我?这种担心和恐惧已经深入潜意识,让人不自觉的就开始了回避。

课程群友们组织了《关系的重建》线下读书会,其中有一位五十岁的女性参与者,她处于离异状态,可以说是过来人。读书会结束时,我向她请教,对准备进入亲密关系的男性,有什么建议? 她说,要有觉察。

是的,觉察到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的问题了。亲密关系中,更需要有觉察能力。两个人就是两个宇宙,构建亲密关系,就是两个宇宙的融合,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冲突。觉察到了,意味着能主动去改变,而不是等到不得不爆发时才去改变,往往爆发总伴随着伤害。 主动觉察,主动沟通,主动改变,那么就不会错过亲密关系中的推拉门时刻,进而让这段感情更加醇厚、坚固。

觉察是侦察兵,那么构建自己的安全感,则是攻破回避依恋的终极杀器。内心深处的安全感来自非理性的判断。安全感可以从五个方面建立,物质、人际、事业、时间、心理。

物质就是大家所说的车子、房子、票子等等财富。一般来说,财富越多,安全感越足。但财富是把双刃剑,研究显示,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会比穷人更担心自己的财富能否保值、能否增殖。亚马逊丛林里的皮拉罕人还是原始部落,但他们安全感远超绝大多数现代人。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们认为,他们所需要的,在亚马逊丛林里都能获得。我们认为他们贫穷落后,但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资源丰厚的大丛林里。

通过物质增加安全感的一个小技巧,则是变狭义的财富为广义的财富。财富不仅是车子房子票子,更是所有你能调动、能为你所用的资源。做成一件事,不一定就非得需要财富,就像皮拉罕人,他们没有象征货币的财富,但他们一样安全感、幸福感超高。因为他们知道,万物皆为我所用,要票子何用?和尚道士不捉金银,但一样造出宏伟庙宇;伟人身无分文,一样改变历史。原因即在此。

人是所有关系的总和。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会让自己更有安全感。比如学生时代,社会对你的评价主要来自爸妈、老师、同学,那么老师认为你行,你觉着无比自豪。进入社会后,危险之处就在于社会评价来源单一,比如来自公司的领导同事,那他们就会对你造成极大影响。

如何从人际方面让自己更有安全感?建立不同的社会评价来源,加入不同的群体,避免单一群体影响过大。在我看来,除了家族、同学、朋友,更重要的是同侪、导师、偶像。同侪是在某方面与你志同道合一起前进的人,相互激励。导师更多给你指点与帮助。最重要的是偶像,法古今完人,从古今中外中找到偶像,与他们同行,建立了自己的绝对坐标,这样,不论别人如何评价,你对自己是心里有数的。

从事业方面建立安全感,是职业发展的问题,所在领域是不是有足够的前景、是不是能有充足成长发挥空间。这需要结合自己的人性系统与时代机遇,综合分析,另一个大话题,在此不展开。

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多是指自我效能,是说相信自己能否在特定领域完成特定目标,自我效能就是自信的本质。自我效能通过学习、练习,绝大部分领域都可以获得。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时间的上的安全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上了重点高中要考重点大学、读了重点大学该找工作,这些被称为社会时钟,它是一个社会的节奏。但这个节奏与个人节奏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对此,我们需要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这就需要你对自己有相对明确的人生发展规划。而有相对明确的发展规划,同样需要你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也是另外的功课,不在此处展开。

建立了这五项安全感,你自然能够减少无数恐惧、担忧,让心安安稳稳的放肚子里。不从他求,心地自满,又有几个人能伤到你呢?

接受异化

最后一节,课程还讨论了爱情异化的问题。

我之前认为,爱情这么纯粹的事,坚决不能变成“实现阶级跨越”的工具,我会坚决抵制异化。虽然这么说,但我看到白富美时还是会纠结,到底是看上人家的身体了还是想有爱情。课程里正好直指人心的问:一个人需要感情,与一个人需要物质,孰高孰低?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纠结了。

我们现阶段就是商业文明,交易是底层逻辑,交易无孔不入,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池塘中,莲花洁白无瑕,莲藕却深扎淤泥中。要想洁白无瑕,就需要与淤泥打交道。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全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女性都会看重男性的经济实力或地位,男性都会看重女性的外貌身材。

这就是现实。我接受了我的纠结,我不纠结了。

当然,上面都是些“大道理”,是认知上的改变,知道再多,也终究是“爱情理论砖家”。爱如酒,饮过才知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