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博的博客

Thinking will not overcome fear but action will.

三个牛人

历史从不重复,历史总是押韵。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人生亦是如此,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古人经历过的内心挣扎与人际经营,现代人不会省去;反之,现代人在纷繁世事里的困惑,能从古人的经历中找到解答。 脱不花的故事 《朋友圈的尖子生》里,小马宋从一个朋友的角度讲了脱不花的故事。脱不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性格的明利。 一个十七岁的小富二代,养尊处优也个性满满,要被送美国留学。十七岁时从临沂...

回家

回乡 广阔的黄淮平原上,一个和其他村没什么区别的小村庄里,有个瘦小的男孩不愿意也不甘心和祖祖辈辈一样世代与小麦与玉米打交道。 他还没毕业就去了帝都,好男儿志在四方,四海之内皆兄弟,天地之大,何处不是家?! 即使五年后,仍然记得到帝都的第一天,是个晴朗的冬天,拎着行李箱从公交车上下来,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高呼在湛蓝湛蓝的天上。 之后穷困到一冬天只吃白菜,或是住着千万豪宅,那天似乎只是这壮丽...

星哥的故事

我和星哥从小认识,从小在山里长大,是大山的孩子。山里是国家级水资源保护区,自然环境好,春天在山花烂漫里打滚,夏天爬山里接泉水,给爷爷泡最爱的茶。 他老人家从古旧木抽屉里掏出糖,边给我们说:人啊要像这水一样,养着山里走兽飞禽不吭不响,从不骄傲,也从不气馁。我们边鼓着腮帮子含着糖边老老实实听讲。秋天摘野果子,有核桃、有板栗、有枸杞,太多啦。 冬天捉野兔子狍子,一下大雪,它们腿短,雪深跑不动,只...

谭峭之路

谭峭其人其书 谭峭唐末五代人,父亲国子监司业,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校长。谭峭自幼喜欢黄老,长大了也无心仕途,辞了父亲游终南。父亲觉着终南山离国都不远,去了也无妨。谁知谭峭去了终南去太白,去了太白去太行,把王屋、华山、泰山、嵩山等名山游个遍,也不回家。 父亲着急,写封信责备他。他回信说:修成仙人的茅君曾经也辞去父母,去学修仙。我仰慕他为人,向他学习,希望有所裨益。 茅君是一位得到神仙,修得...

杯子里的大石头

天地为逆旅,百代亦过客。茶馆里,正敲这篇文字的小伙子,人生已过到第二十八年头,从持续增长的中国人均寿命看,他人生三分之一已经过去。年华如离家的游子,一去经年。毛头小伙子变成了离不了保温杯的中年大叔。 回头看过人生前二十二年,人生一片混沌不清,如行走在茫茫大雾里。只有这几年,忽然觉着活得是个人。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相比怀念青葱岁月,怎么样过好剩下的三分之二,更值得思考。 罐子里的鹅卵石 ...

橡树与木棉

爱情问题

亲密关系,是难上加难的修行 男朋友/女朋友与你一起,一穷二白,住北五环一个20平的出租屋里,你们相依为命,相互鼓励,说我们早晚会长成参天大树,就不怕风吹雨打啦~ 你们此时并没有太多选择,你来创业打拼,我来操持内务,分工明确,携手前行。他加班深夜回来,你端上一碗热腾腾鸡蛋面安慰劳他的胃,暖了他的心。 小屋里飘着面香,盛满希望。 五年时间过去了,ta从一名社会菜鸟,变成了创办公司的老总,而你还...

虚与实

高阶模型

test 虚实这个概念很有意思,也很有用。 最早是从《孙子兵法》上看到的,说: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兵者,诡道也。这条打仗时候常用,我虚的地方,城里只有几百老弱病残,要插满旗子,说这里兵强马壮,让敌人不敢贸然来攻; 我有十万大军,却悄悄人衔枚马摘铃,让你觉着我弱爆了,引你入坑。 虚虚实实敌人傻傻分不清,自然占优势。 后来看《道德经》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走出乡村的人们

读《乡土中国》的缘由,是在进行自我分析时,遇到了“童年成长环境如何影响自己性格”这个命题,便想着需要先了解下从社会学角度看下自己童年所处的乡村社会环境。 《乡土中国》中所描述和分析的乡村,主要是费孝通所观察到乡村,勾勒出的,是一个相对静态、缓慢变化发展、又有点无为而治而成的乡村社会模型。读完后,觉着费孝通不免对乡土社会抱有感情。虽然后记中费孝通也强调这是调查与讲课笔记,然而仍然让我感觉到了...